地震來了也不怕!專家建議如何挑選耐震好房

2024 年 4 月 6 日
社區型大樓住家

地震是讓人們最害怕緊張的事件,對於其他的天災,例如颱風、暴雨、土石流等災害,我們總能提早掌握一些跡象,但地震卻是來無影去無蹤,且說來就來,就算科技再進步,也難以準確預測。所以,在平日裡,我們只能做好準備。除了檢查避難包,也要擔心居所是否足夠安全。那麼,該如何挑選一棟能夠抵禦地震的房子呢?這篇我們總結了多位專家共同的結論,給厝友們一些值得參考的建議。

務必選擇 921 地震後所建的房子

921 大地震之前,台灣的建築法規相對寬鬆,工地管理也未必嚴格執行。但是,921 地震後,建築物的抗震設計標準明顯提高,並且逐年修訂,對抗震的要求更加嚴格。所以,如果想購買房子,但無法負擔新房的價格,最好還是要選擇 921 地震之後所建造的房屋。921 地震是發生在 1999 年,所以最好選擇 2000 年或 2001 年之後的房子,因為這些房屋採用了新的抗震規範。

大地震過後的殘骸

評估自己能夠接受的抗震等級

921 地震之後興建的建築,只要符合法規,達到規定的抗震係數,基本上就可以稱為「耐震宅」。而現在,有許多建案標榜自己是「制震宅」或「免震宅」。制震宅成本較低,工法也較成熟,因此受到較多建商的青睞。而免震宅雖然抗震效果最佳,但造價高昂,工法也較複雜。所以,想要購買房屋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最合適的房子。

房屋的抗震機制需被維護及管理

市場上有許多建商都宣稱自己的房屋具有抗震、制震、隔震等功能,但有些可能只是個噱頭。大家要知道,即使一棟建築物採用了制震或隔震設計,如果設計得不夠完善(例如三十樓的大樓只裝設少少幾片制震系統),效果也沒什麼用。此外,不管是制震宅還是隔震宅,管理以及維護也是非常重要的,否則年老失修後,風險會大大增加。所以,在購買房屋之前,一定要向建商確認好維修的責任歸屬,並確保管理機構有正確地定期維護、更新相關設備。

選擇有信譽的建商

我們一般民眾不太能夠深入地了解抗震、制震、隔震、免震等的差異,也無法在建築過程中全程監督。所以,在選擇房屋時,最好選擇有品牌、有信譽的建商或營造商。這樣,如果房屋出了問題,至少能找到人來負責,也給了消費者更多保障。

超過20樓的高樓大廈

避免選擇抗震性差的建物型狀

不管是透天厝、大樓還是電梯華廈,一樓都承載著所有樓層的重量,所以一樓的結構安全性非常重要。對於中古透天厝來說,需要留意是否有拆除隔間牆、店面打通或在頂樓加蓋等情況,因為這些行為可能對建築物造成危險。至於大樓或電梯大廈,格局方正、對稱的矩形設計,抗震能力最佳,而 L 型、T 型、U 型的設計則風險較高,因為應力容易集中。此外,若一樓是挑高設計,代表橫樑數量較少,風險也較高。另外,早期興建的公寓因法規較寬鬆,可能存在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過高的問題,這可能導致結構不穩。如果擔心,可以請民間檢測機構對建物進行檢測,以確保居住品質。最後,也要用肉眼觀察,如果發現牆面裂縫或磁磚掉落等問題,可能代表抗震性出現問題,這時候就需要格外小心。

看起來快倒的房子

在選擇抗震房屋時,我們應該考慮多個因素,包括建築年代、抗震等級、建商信譽、房屋外觀和結構等。透過嚴謹的挑選和檢查,我們可以提高居住安全性,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和風險。因此,在購買房屋時,一定要謹慎選擇,確保自己和全家人的安全。